Marie de Villepin, Red Territory, 2025, Oil on canvas, 250 x 200 cm
玛莉·德维尔潘,《红色领域》,2025 年,油画画布,250 x 200 厘米
《玛莉·德维尔潘:凝成盐》
艺术家玛莉·德维尔潘将呈现其全新展览《凝成盐》,追溯那 些记忆中的痕迹与回声。 玛莉·德维尔潘以层层叠映的构图与流动多变的肌理,将记忆化为 可见之形——时而锐利清晰,时而虚幻消融。盐,以其保存与侵蚀的双重力量,成为转化与蜕 变的象征。展览的标题源自艺术家一首歌曲的歌词,将静谧而含蓄的意味贯穿于全展。
每一幅画作都凝结着记忆成形的瞬间。粉、绿、红、蓝的色调仿佛沉陷在流沙之中,或凝结为 闪烁的盐晶,在流动与静止之间激起一种张力。笔触化作情感,每一幅画布如同情绪的风景般 徐徐展开。形体或被渐渐消解和融化,或如盐晶般凝聚,映照我们选择坚守或释怀记忆的方式。
Marie de Villepin, Turn to Salt, 2025, Oil on canvas, 160 x 140 cm
玛莉·德维尔潘,《凝成盐》,2025 年,油画画布,160 x 140 厘米
在动荡复燃的世界中,战争、流离、生态崩坏乃至文化割裂都重新成为我们当下所面临的困境, 玛莉·德维尔潘的作品诉说着人类精神的静默坚韧。在这个地缘政治日趋紧张的时刻,展览 《凝成盐》不仅是一段个人的生命旅程,更是一场关于如何面对失去、审视历史、在不确定中 探寻意义的深思。贯穿画布的“盐”,不仅是矿质的存在,更是一种隐喻,关于生存与蜕变的印 迹。
回望,化作反思、探寻与抗争的行为。这些作品追问我们是否必须与过去和解,才能继续前 行?这是萦绕于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永恒议题。玛莉·德维尔潘从自己的人生旅程中汲取创作灵 感,呼应那些直面过往、挑战常规以洞悉当下的艺术家。在这些作品中,盐化身静默的见证者, 记录时间流逝后的余痕,一次触碰的印迹,一段凝结成晶的记忆。在展览《凝成盐》中,回望 不再是惩罚,而是一种致敬过往的方式。
每一幅画作都在不同的时刻完成,各自拥有独特的节奏与故事,共同编织出一条静谧而连贯的 叙事。随着每一道笔触,玛莉·德维尔潘将现实凝结成晶体般的存在,将生命体验化为恒久形 态。她并非只是反映世界,而是将其进行重新想象和构建。在这份重构中,她踏入了历史的共 同叙事中——记忆化为丰碑,个人的经历化作永恒。
Marie de Villepin, Saltwalters, 2025, Oil on canvas, 40 x 50cm
玛丽·德维尔潘,《盐湖》,2025 年,油画画布,40 x 50 厘米
艺术家自述
盐可以储存事物,亦能灼痛伤口,更有疗愈之效。在展览《凝成盐》中,玛莉·德维尔潘汇集 了一系列悬置于矛盾之间的作品,美丽与荒芜、蜕变与静止、记忆与神话。作品汲取《圣经》 中罗得之妻回望破败的故土而化为盐柱的意象,由此呈现出一种哀伤、违抗与敬畏的姿态。这 些作品徘徊于不可逆的变化临界点。
每一幅作品捕捉到时间凝结的瞬间。人物逐渐模糊成风景;场景化为肌理。画面表层承载着温 柔与侵蚀的痕迹,仿佛历经风雨、思念与悲痛。似乎只要凝视得太久、太深,某些事物便会被 永远定格。
与其说展览在警示人们不要回望,不如说是在重新审视回望所带来的省思。它邀请观众见证, 当一切消散之后仍然留下的存在——记忆缓慢沉淀,遗憾变为矿石般的形态,而真理则缓缓地 凝结成晶。
回望,我们能留住什么?若非如此,我们又将失去何物?
关于玛莉·德维尔潘
玛莉·德维尔潘 (Marie de Villepin) 于 1986 年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出生,早年成长于美国和 印度。艺术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频繁迁徙的过程中,她透过音乐和绘画,来传 递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数十册的布满手绘的笔记中所承载的是她尝试捕捉岁月及情感的记录。 成长于外交世家,玛莉从小便能和一众杰出的诗人、音乐家、导演及画家等文艺界人士相处, 其中包括家族世交好友赵无极。她深受二战后的美国艺术影响,比如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塞·汤伯利(Cy Twombly)、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及菲利普·古斯顿 (Philip Guston)等艺术大师,尤其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展现的音乐性、自由精神及跨领域特质。
玛莉于 2005 年迁往纽约,随后移居洛杉矶。在当地开展多个音乐项目后,她最终决定专心投 入绘画。为了深化对色彩、声音与节奏之间的联系,她将内心世界转录到画布上,用笔触描绘 所见之物和生活之地,从而排解流浪、孤独与疑虑的感受。她的艺术世界逐渐成型,涵盖想象 中的风景、生物及各式各样的系统元素,游走于具象与抽象之间。
玛莉·德维尔潘的作品曾在纽约、洛杉矶、北京和香港举办的多个联展中展出。于 2019 年, 她的首次个人展览《新生物》(New Creatures) 在巴黎顺利举行,同时亦象征她正式回归艺术之 都。在全球疫情渐趋缓和后,她于 2022 年 3 月发布了在美国及法国创作的《失去的周末》 (The Lost Weekend) 系列,随后在香港举办了首次个展《散·聚》(Murmuration) 。同年 6 月, 玛莉·德维尔潘被评选为十二位获颁安托万·马杭奖(Prix Antoine Marin) 的青年艺术家之一。 该奖项由巴黎胡利奥·冈萨雷斯(Julio Gonzalez)画廊所颁发,参赛者须获得一位国际知名艺 术家提名,该提名人为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
2023 年,她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个展《太阳背后》(Behind the Sun)。2024 年,她的作品在法 国阿维尼翁的兰伯特收藏馆(Collection Lambert)以及中国成都知美术馆(Zhi Museum)展出。 2024 至 2025 年间,她持续与全球多家画廊合作,包括在墨西哥城玛丽安·易卜拉辛(Mariane Ibrahim)画廊举办的群展《光之梦》(The Dreams of Light),随后在瑞士日内瓦著名艺廊墙壁空 间(Espace Muraille)举办个展《花园重现》(Le Jardin Retrouvé)。此外,玛莉·德维尔潘正在筹 备将在德国 Galerie Melbye-Konan 举办的下一场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