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e de Villepin, Red Territory, 2025, Oil on canvas, 250 x 200 cm
玛莉·德维尔潘,《红色领域》,2025 年,油画画布,250 x 200 厘米
《ACross Winds and time》
维尔潘画廊于9月3日在首尔呈现群展《Across Winds and Time》。展览在韩国首尔一处策展空间举办,汇聚艺术家姜明姬、赵无极与玛莉·德维尔潘的作品。这是继2023年《姜明姬:时间的色彩》之后,画廊在韩国举办的第二场展览。此次展览进一步加深我们与该地区及其充满活力的收藏群体的连结,同时也标志着维尔潘画廊在亚洲的重要时刻,传递我们作为收藏家、艺术家与叙事者之家的理念与价值。
《Across Winds and Time》不仅是一场展览,其更承载了维尔潘画廊的使命:通过对藏家及其收藏的精心管理,开创伟大艺术家遗产与传承的新篇章。画廊的艺术顾问体系是这一使命的核心。依托于艺术史、市场策略与公益发展等领域具备丰富经验的国际专业团队,这一模式不仅赋能藏家,也围绕重要艺术家及其艺术遗产,凝聚核心社群,从而让艺术跨越世代,持续激发灵感。首尔,这一选择寓意深远,反映出维尔潘画廊所坚守的价值观。顺应画廊在亚洲布局的拓展,首尔成为我们愿景中自然而然的栖居之所——在每一次与艺术的邂逅中,这座城市总是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置于中心。
本次展览所选取的空间将这一理念化为现实,一处被设计成收藏者之家的私人宅邸。这一宅邸所营造的氛围亲密,层次丰富,其中亦充满了回忆的鲜活气息。通过花园式的入口、自然采光和家居式建筑,空间呈现灵动而独特的体验,能量自由流淌,艺术在此被感受和嵌入生活,而不仅是供人观赏的造物。此次展览并未遵循传统的展览布置方式,它更像一个艺术栖息地,作品、思想与人际交往在此交汇。
这段艺术之旅以姜明姬的静谧风景画作启程,这些作品由艺术家数十年的旅途与思考沉淀而成。随后,展览深入赵无极充满张力的抽象作品与抒情水彩,最终抵达玛莉·德维尔潘情感饱满、象征意味浓厚且个人风格鲜明的画作。这三位艺术家各具独到的艺术语言,彼此之间的联系不止源于美学理念上的契合,更是因为他们都是维尔潘大家庭的一部分,艺术家们由长久建立的关系和共同的价值观紧密相连。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三位艺术家艺术遗产的礼赞,也展现了我们与艺术家、藏家及不同社群之间由来已久的深厚纽带。
展览《Across Winds and Time》标志着维尔潘画廊在亚洲建立长期藏家关系的重要一步。在呈现卓越的艺术作品的同时,邀请志同道合的收藏家一同踏上以对话和探索为核心、让艺术融入生活为理念的共同旅程。这是一次共襄盛举的契机,与维尔潘一同将亚洲杰出艺术家推向世界舞台,同时塑造21世纪艺术家及收藏的文化遗产。
关于艺术家姜明姬
生于1947年韩国大邱的姜明姬,以她所创作的大自然画作,显现出一种无垠而纯粹的感性。在画布上,她以色彩、线条和图形描绘大自然里的存在与虚无,作品散发出一种愉悦的感染力,从而改变着周围的氛围。姜明姬同时也是一位多产诗人,这两种不一样的创作媒介让她可以捕捉世界百态,从而建构起一种超越物质的表现方式。
自幼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姜明姬长期探索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演化为在画布上的一种象征神圣的光与影。一生致力于传统东方绘画的哲学与技法研究,将学术性与艺术实践融为一体。
从戈壁沙漠到巴塔哥尼亚冰川,姜明姬走遍世界各地寻找美学灵感。旅行对于她来说,是重新发现绘画本质的一种特殊方式。她常常独自携带几支画笔和一些画布外出,回到工作室后便以大型画作记录旅途中的浩瀚风景与深刻记忆。姜明姬曾游历欧洲各国,观察不同文化,这些经历持续丰富她的创作,并赋予作品多元国际的视角。
姜明姬长期往返于韩国与法国之间,曾在首尔大学美术学院修读美术学系,并于1972年移居法国。最初定居在靠近艾克斯-普罗旺斯(Aix-en-Provence)的小镇加尔达讷(Gardanne),在那里一边学习法语,一边积极进行艺术创作与研习。早期在法国的作品大多描绘对于韩国的记忆,并反映了离开祖国前的政治环境,正如她所言:“我虽然身处在法国,但心灵和灵魂却仍留在韩国。”
随后,姜明姬与丈夫林世泽在巴黎西北部克利希广场附近安顿下来,并在此开设工作室。经过数年巴黎的生活熏陶,她开始尝试绘制城市街景。1980年代,移居至罗亚尔河码头(Quai de la Loire),将创作重心转向自然景观。罗亚尔河码头位于巴黎十九区,是繁华都市中的静谧河畔地带。每天清晨醒来时,姜明姬都被巴黎的美景所打动,光影的变化也融入她的艺术之中。她每天提起画笔,根据每日的光线与天气情况创作,画面常随光影演变,有的作品甚至耗时数年方才完成。
当姜明姬开始在法国展出她的画作时,赢得了众多知名艺术家、诗人和作家的赏识,并与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如赵无极、彼得·科瓦尔斯基(Piotr Kowalski)、吉尔·艾劳(Gilles Aillaud)、雅蓝·朱佛瓦(Alain Jouffroy)及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等人。1980年代末,她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多个诗词诵读研讨会及个人和群体展览,包括巴黎龐比度艺术中心(1986)、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1989)及北京皇城艺术馆(2011)等地。1981年,她与丈夫林世泽共同创办了首尔美术馆,这是韩国首座由艺术家创办的当代美术馆。1993年,她还参与了在韩国大田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联展《未来那边》及相关座谈会。
姜明姬现居韩国济州,在工作室中继续创作,敞臂迎接大自然所蕴藏的美。
关于艺术家赵无极
生于北京的赵无极(1920-2013)主要以油画、水彩及水墨进行创作,也尝试过雕刻和石版画。他的名字“无极”,正如其艺术理念,不拘泥于一格。赵无极于1948年移居巴黎,法兰西首都为他提供了很重要的艺术启发。早年推崇马蒂斯和毕加索,后来持续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印象派及表现主义作品的影响。
赵无极被认为是其世代最成功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的画作被视为中西美学传统的集大成之作,将西方现代抽象艺术以富含东方历史情感的独特方式重新诠释。其作品在全球众多美术馆展出并收藏,包括法国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台湾台中亚洲大学现代美术馆、美国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新加坡STPI及其他多个机构。
关于艺术家玛莉·德维尔潘
玛莉·德维尔潘 (Marie de Villepin) 于1986年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出生,早年成长于美国和印度。艺术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频繁迁徙的过程中,她透过音乐和绘画,来传递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数十册的布满手绘的笔记中所承载的是她尝试捕捉岁月及情感的记录。成长于外交世家,玛莉从小便能和一众杰出的诗人、音乐家、导演及画家等文艺界人士相处,其中包括家族世交好友赵无极。她深受二战后的美国艺术影响,比如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塞·汤伯利(Cy Twombly)、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及菲利普·古斯顿(Philip Guston)等艺术大师,尤其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展现的音乐性、自由精神和超越时代的特质。
玛莉于2005年迁往纽约,随后移居洛杉矶。在当地开展多个音乐项目后,她最终决定专心投入绘画。为了深化自身与色彩、声音和节奏之间的联系,她将内心世界绘制到画布上,用笔触描绘所见之物和生活之地,从而排解流浪、孤独与疑虑的感受。她的艺术世界逐渐成型,涵盖想象中的风景、造物及各式各样的元素,游走于具象与抽象之间。
玛莉·德维尔潘的作品曾在纽约、洛杉矶、北京和香港举办的多个联展中展出。于2019年,她的首次个人展览《新生物》(New Creatures) 在巴黎顺利举行,同时亦象征她正式回归艺术之都。在全球疫情渐趋缓和后,她于2022年3月发布了在美国及法国创作的《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 系列,随后在香港举办了首次个展《散·聚》(Murmuration) 。同年6月,玛莉·德维尔潘被评选为十二位获颁安托万·马杭奖(Prix Antoine Marin) 的青年艺术家之一。该奖项由巴黎胡利奥·冈萨雷斯(Julio Gonzalez)画廊所颁发,参赛者须获得一位国际知名艺术家提名,玛莉·德维尔潘的提名人为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
2023年,她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个展《太阳背后》(Behind the Sun)。2024年,她的作品在法国阿维尼翁的兰伯特收藏馆(Collection Lambert)以及中国成都知美术馆(Zhi Museum)展出。2024至2025年间,她持续与全球多家画廊合作,包括在墨西哥城玛丽安·易卜拉辛(Mariane Ibrahim)画廊举办的群展《光之梦》(The Dreams of Light),随后在瑞士日内瓦著名艺廊墙壁空间(Espace Muraille)举办个展《花园重现》(Le Jardin Retrouvé)。此外,玛莉·德维尔潘正在筹备将在德国Galerie Melbye-Konan举办的下一场展览。
关于维尔潘画廊
维尔潘画廊系由多米尼克·德维尔潘与潘雅德携手创立,我们秉持对艺术的热忱,视艺术为联系和复兴的力量。画廊的策展理念植根于叙事、与艺术家建立长久友谊,以及对收藏的深刻理解。维尔潘画廊策划超脱时间和空间界限的展览,阐释艺术如何以尊严、想像力和希望,引领我们应对现代社会的复杂挑战。
维尔潘画廊不仅是画廊,亦是艺术家和收藏家的绿洲。我们提供私享空间,让收藏成为共同记忆,一段构建传承、促进对话并重新定义艺术体验的旅程。画廊以藏品管理和艺术传承为使命,率先在亚洲市场上提供端到端方案,致力于协助收藏家与艺术建立意义深远的长久关系。维尔潘画廊秉持这项承诺,让收藏家有机会赞助并守护象征我们所身处年代的艺术家。画廊以塑造新时代的顶尖艺术家和收藏为长远愿景,将始终耕耘信任、推动艺术蓬勃发展,以及为不断发展的文化遗产领域作出贡献。